城,因河而起;市,憑港而興。在水滸的起源地梁山,一座現代智能、綠色環保的內河集運碼頭崛地而起,并一躍成為江北內河航運第一碼頭,這無疑是一個奇跡。記者在港口碼頭看到,沿岸作業的機械臂,調裝搬運,行云流水,快速精準,一氣呵成;寬闊的水面,舟楫相連,井然有序,宛如一條條游龍,逶迤磅礴,絡繹不絕。
“梁山港于2015年6月開工建設,被列入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山東省煤炭應急儲備基地以及山東省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山東京杭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概算總投資80億元,一期工程包括9.18千米的鐵路專用線,17.1千米的航道疏浚,8個2000噸級泊位和中國最大的鋼結構儲煤棚,目前已全部投入運營。10萬標箱集裝箱碼頭于去年年底投產運營,具備了2000萬噸年貨物吞吐能力。項目整體竣工后,將具備5000-7000萬噸吞吐能力,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00億元。不久的將來,還可通過港口聚集效應逐步形成前港后廠的‘港產城’發展模式?!绷荷礁鄹笨偨浝硗鮼喠指嬖V記者。
梁山港的通航,打開了濟寧通江達海、連接全國、通向世界的新通道,對山東省三大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區、京津冀經濟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貨物流通、資金融通、信息聯通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今天,在位于唐口街道的濟寧港航龍拱港,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項目攻堅,雖然工程項目沒有竣工,但是從港口碼頭的規劃設計來看,一個生態、宜居、互動、共享的港產融合示范區將呈現在大家面前。
“龍拱港建設緊緊圍繞‘建設億噸大港口、發展億噸大物流、培育千億大產業、暢通國際大通道、形成開放大格局’的主線,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和高效率推進,全力攻堅市掛圖作戰一級項目集裝箱多式聯運工程。截至3月31日,新建三個泊位工程,開挖土方25余萬方,6號泊位主體完工,A1、A2、A4堆場和4道龍門吊軌道梁全部完成,3月中旬,部分堆場的場橋設備開始安裝,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2.3億元,施工進度達到75%?!闭勂鸶劭诮ㄔO,龍拱港副總經理、安全總監林鵬興奮不已。
這兩個港航碼頭的建設都是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率先轉型的橋頭堡和先鋒軍,也是集團干事創業,敢為人先的真實寫照和集體智慧的豐碩成果。
濟寧,因運河而興,因煤炭而壯。但煤炭資源不可再生的特點,決定了煤炭資源必將有枯竭的一天,面對煤炭資源日漸減少的嚴峻挑戰。要想發展,就不得不轉型。轉型,如何轉?轉向哪里?是集團不得不面臨的現實問題。
天下之事,非新無以為進。走出“舒適地帶”,突破“慣性思維”是一條無比艱辛之路。在道路抉擇面前,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領導曾經猶豫、徘徊,甚至止步當前。但是,未來的發展形勢,以及集團的單一的盈利模式,轉,將會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不轉,只能萎縮不前,甚至死路一條。
危中育新機,變中開新局。最終,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在充分走訪調研、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痛下決心,以壯士斷腕的勇氣,踏上加快轉型升級之路,搶抓國家經濟戰略調整的窗口期,超前謀劃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新興產業,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不斷拉長加粗產業鏈條,將目光從“黑色”的煤炭資源轉向了“藍色”的水資源。這種不斷探索新業態、新模式,為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無疑注入了新動能。
京杭運河源遠流長,濟寧是京杭大運河通航里程最長、運力最大的重要樞紐城市?,F在,瓦日鐵路和新石鐵路在濟寧南北與運河交匯,為運河的運力平添兩只巨大的翅膀,更加凸顯了濟寧樞紐地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的重要指示精神,濟寧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堅定而明確地提出了“依托運河航運把濟寧打造成山東省對內陸和國際開放橋頭堡”的發展目標,做出了“以濟寧能源為主體,組建濟寧港航發展集團整合全市港航資源,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的重大決策部署。
面對濟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面對全市人民的期盼;面對帶動全市轉型升級的責任;面對振興濟寧的現實,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果敢擔當,實施“一體兩翼、雙輪驅動+園區經濟”的發展戰略,加快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形成了煤電、港航物流、高端制造、現代服務業四大板塊協同發展的新格局。轉型升級已經初現成效,傳統煤炭占比明顯減少,港航物流一舉躍升為集團的主要營收點。去年,非煤產業收入占比相比2015年由31%提高到79%,標志著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成功完成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