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集團公司轉型高質量發展,打造千億級集團啟動之年,為認真貫徹集團公司“打造千億級集團 我來擔當我來干”主題活動精神,運河煤礦一季度在三項制度改革、人才培養、掛圖作戰重點工作等方面找準著力點,精準發力,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的既定目標,為礦井順利實現一季度企業安全生產經營提供了有力支撐。
做好機構精簡改革“大文章”
為積極穩妥推進企業三項制度改革,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確保組織機構精簡高效,根據集團公司批復的《運河煤礦組織機構設置和定崗定編方案》,礦黨委積極行動,成立專班統籌謀劃,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機構調整,下發了《關于組織機構設置及職能調整的通知》,將原有的30個組織機構合并為24個,共設行政職能部室7個,生產職能部室7個,生產輔助工區10個。
樹好正確選人用人“風向標”
健全人才選拔機制、堅持組織任用程序。根據集團公司《關于規范科級干部選任管理暫行辦法》,修訂《運河煤礦管理人員選拔任用管理辦法》,嚴格按照組織程序成立礦干部考察組,按照“動議和醞釀、與集團組織人事部溝通、民主推薦與考察、堅持‘凡提四必’、會前溝通、討論任免、任前公示和組織任命”的流程選拔任用管理人員。
嚴格用人標準,嚴把考察程序。立足企業發展實際,將人才選拔與具體工作任務相結合,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注重實績的原則,堅持做到干部檔案必審,信訪舉報必查,紀檢政法機關意見必聽,切實把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具有較強執行力和大局意識的優秀人才提拔到企業管理崗位上來。同時堅持人盡其才,適時進行人員崗位調整。從工作需要出發,通過崗位互換、短期借用等形式,選拔有職稱、有學歷、專業技術強的人才到重要崗位任職,形成“區隊-科室;科室-區隊”管理機制。堅持人崗匹配,執行崗位輪換制度。研究制定崗位輪換方案,完善管理人員多部門、多崗位輪換制度,通過對符合內部交流條件的中層管理人員輪換交流,自2021年以來,4名優秀管理人員晉升為副礦級,6名基層管理人員走上副科級及以上管理崗位。
組織開展公開推薦及公開競聘活動。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創新、作風上過得硬的人才,選拔到管理崗位上來。2021年以來,按照集團公司要求,結合運河煤礦現有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素質和職工學歷現狀,合理設置崗位。共組織開展公開推薦及公開競聘活動8次,有4名基層管理人員走上單位負責人崗位,17名基層員工走上副區級等管理崗位。
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推進人才強企戰略落地生根。通過技術比武、綜合考評等方式積極選拔后備人才。采取“搭平臺、給位子、壓擔子”等方式,促進后備人才成長。調查了解各層級管理人員及優秀員工的職業期望,規劃、指導和幫助其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并建立培訓跟蹤發展制度,及時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并建立培訓檔案。從而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推進人才強企戰略落地生根。
算好薪酬分配“聚合力”
為進一步深化企業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企業發展的薪酬分配體系,根據《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薪酬分配指導意見》文件要求,1月12日制定并下發了《運河煤礦薪酬分配制度》(試行)。將職工收入與企業效益、崗位職責和勞動成果掛鉤,完善激勵有效、約束有力的分配機制,形成結構合理、能增能減、相對公平的分配格局。
堅持按勞分配原則。根據崗位職責、技術含量、勞動強度、貢獻大小和環境優劣等綜合因素確定薪酬標準,突出崗位價值,優化工資結構,工資分配向生產一線傾斜,向苦、臟、累、險崗位傾斜,向技能要求高、責任重、貢獻大的崗位傾斜,充分體現崗位價值和崗位貢獻。